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阐述非瘟病毒疫苗难以研发的原因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阐述非瘟病毒疫苗难以研发的原因

近日CSU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媒介传染病教授Charles H.Calisher研究发现,英国人蒙哥马利(Robert Eustace Montgomery),受雇于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在东非开展兽医病理学研究期间的1921年,发表了东非“一种形式的猪瘟”,描述了我们今天称为非洲猪瘟的这种猪病。在不太理想的、甚至是原始的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手头也基本上没有标准化的程序或试剂,蒙哥马利对ASF病毒及其在猪身上引起的疾病进行了创新、细致和详尽的研究。

而今100年过去了,对于这个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猪病,为什么还没有开发出疫苗?

首先也是最主要原因,非洲猪瘟病毒有150多个基因,远多于其他病毒。仅就数量而言已经足以使这件事变得很复杂,也决定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独特性。

非洲猪瘟病毒是已知唯一虫媒病毒,它可以存活在软蜱的昆虫体内,软蜱的寿命长达25年,而非洲猪瘟病毒在软蜱体内保持感染性可以长达8年。

非洲猪瘟有一个基因叫做CD-2,也叫T细胞表面抗原,是一种存在于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非洲猪瘟病毒中发现的CD-2蛋白,在其他病毒上从未发现过,而且它可能在免疫抑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另外的唯一一个与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相似的动物病毒是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也称人类4型疱疹病毒。非洲猪瘟的基因组中,有很多基因删除后不影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但CD-2不行。

非洲猪瘟病毒的大量的毒株变异也使得寻找到一个具有广泛保护作用的疫苗变得困难。灭活病毒安全,但是对猪没有保护;弱毒疫苗尽管可以达到看起来够用的保护能力,但是安全和副作用风险一直是比较怀疑的。

在找到一个创新的、诺贝尔奖级别的解决方案之前,非洲猪瘟会一直是个大问题。到了那一天我们才会明白,我们对于这个病毒研究的重视和研究经费投入还远远不够。到那之前我们都会一直为缺乏对它的重视而支付代价。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阐述非瘟病毒疫苗难以研发的根本原因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位于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Fort Collins,CO),地处洛矶山麓,风景怡人,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拉里默尔县内的一座权力下放的城市,它位于科罗拉多山麓带,Cache la Poudre河畔,是科罗拉多州第五大城市,也是一座较大的大学城。

科林斯堡的许多文化活动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生为中心。由于当地许多居民是年龄与大学生相当,因此市内有非常活跃的音乐活动中心,许多获得赞赏的小型啤酒厂也在这里。市中心有一个老城购物区,每年举办多种大型庆祝会。林肯中心是科林斯堡交响乐团的驻地,百老汇的巡回演出也经常到这里。科林斯堡气球节吸引世界各地的热气球爱好者参加。

快速申请